第五章 外交_战国赵为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外交

第(2/3)页

文化、思想全方位国力结合去打击敌人的战略。

  在两千年之后的后世,美帝用了几十年玩死苏联的整体战略就可以称为是“上兵伐谋”的经典案例。

  在战国的这个时代,“上兵伐谋”其实并没有很好被任何一个国家所体现出来。

  毕竟时代的局限性放在这里,如果你去和一个战国时代的高级知识分子谈什么“经济战、文化入侵以及舆论攻势在双边交往之中的综合应用···”,那么这个一脸懵逼的战国高级知识分子一定会回你三个字:“说人话。”

  但华夏大地毕竟是孙子兵法的发源地,所以在这片土地上还是有一个国家最为接近“上兵伐谋”这个概念的。

  这个国家就是秦国,而秦国的这个准“上兵伐谋”的方针,就是由当今秦相范睢所提出来的“远交近攻”。

  而集穿越者和赵国国君两大身份于一体的赵丹,在搞定了“换将”和“缺粮”这两件大事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当然就是——想办法破解掉这个该死的“远交近攻”。

  为什么破解“远交近攻”的优先级这么高,这就要从此时各国的国力说起了。

  如果将战国七雄的国力分一个等级的话,那么此刻的秦国就是SS级,赵国就是S级,其他五国基本就是ABC级。

  秦国的优势在于商鞅变法采用耕战之策后迅速强盛起来的总体国力,在于有着白起这样的不世出名将,在于军功爵位制对士兵的刺激。

  那赵国就没有任何优势了吗?赵国其实也有。

  论将领,后世公认的战国四大名将之中,秦国有白起王翦,赵国也有廉颇和李牧。

  论士兵,自从赵丹的爷爷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赵军的战斗力就直线上升,打跑了林胡、楼烦两大游牧民族,将曾经不可一世的齐国打得丢了差不多一半的国土,把北边曾经吊打过匈奴老大哥东胡的燕国当成了自己的RBQ,甚至还在九年前的阏与之战和六年前的几邑之战中连续两度大败不可一世的秦军。

  赵国的工商业也相当发达,赵人除了爱当兵之外还喜欢做生意,邯郸是当时有名的商业大城、人口大城,甚至连吕不韦这样后世闻名的人物现在都在邯郸城中一边做生意,一边准备他那个“奇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