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是时候让燕国换一个寡人中意的大王了(第三更)_战国赵为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章 是时候让燕国换一个寡人中意的大王了(第三更)

第(2/3)页

攻晋国本土,杀死了晋怀公然后才成为晋国国君的。

  齐桓公吕小白,在登基的时候得到了莒国的武力支持,而他的竞争对手、管仲当时效忠的另一位齐国公子吕纠则得到了鲁国的武力支持。

  到了战国时代,这样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比如说重用乐毅、开创了一代燕国盛世的明君燕昭王,就是在子之之乱后,由赵丹的爷爷赵武灵王派兵武力护送回燕国继承王位的。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这样做其实是大有好处的。

  比如说秦穆公在支持了晋文公成为晋国国君之后,秦国和晋国的关系就进入了蜜月期,秦国因此而获得了东进扩张而无需顾虑晋国阻碍的机会,为秦穆公的称霸中原奠定了基础。

  成语“秦晋之好”形容的正是这个时期秦晋两国的关系。

  又比如说在赵武灵王支持了燕昭王上位之后,赵国和燕国之间就维持了长达四十年的同盟,期间更一起联合起来搞了一次轰轰烈烈的五国伐齐,将两国共同的强邻,一度称霸天下的霸主齐国干翻在地。

  赵国也正是踩着齐国的肩膀,喝着齐国的血肉飞速的成长起来,才成为了战国第二强国,有了在长平之战中挑战秦国的资格和底气。

  ···

  于是在赵丹提出这个问题之后,赵胜很快就接上了腔。

  “若燕王晏驾,则大王欲要立哪位公子为新燕王?”

  赵丹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对于赵国和赵丹来说,立谁为燕王,那当然不是看这个燕国公子的能力足不足以治理燕国让燕国更加强盛,而是看这个燕国公子当大王符合不符合赵国的利益。

  这样的人选,赵丹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赵丹咳嗽一声,开口道:“寡人欲要立公子轲为王。”

  “公子轲?”众位赵国大臣听了脸上都露出了茫然的神色,显然对于这位燕国公子颇为陌生。

  过了几秒钟之后,虞信突然一拍大腿,道:“大王,臣曾闻燕后前阵子得过继一子,年纪不过二岁,莫非此子便是这公子轲?”

  虞信此言一出,在场的赵国大臣们这才恍然大悟。

  赵丹看着虞信一眼,微笑点头:“不错,正是此子!”

  这个计划并不是赵丹临时起意的。

  事实上就连燕后过继公子轲为子的计划,也是赵丹在让庞煖上一次出使燕国时带给燕后的那封密信之中所写的。

  当时的赵丹就非常清楚的知道,这位谥号为“燕武成王”的燕王,其寿命已经是时日无多了。

  只要这燕王一死,公子轲继位,两岁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