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亘古_娇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5章 亘古

第(3/3)页

医。此若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杯水车薪,无力回天。

        吾常忆与君宫中光阴,如石中火,隙中驹,数十载弹指而过。少时吾称君为兄,常伴于君身侧,青梅竹马之谊,历历在目。待吾及笄出嫁,藏于东宫,往昔种种,如梦似幻影,似梦里黄粱。

        曾盼与君剪烛临风,共话西窗,未曾想形骨凋零,梦断河西。

        音书寂寥,漫漫无期。吾之心日月可鉴,吾之情亘古无垠,一片丹心难写。

        思君不见,难赴黄泉。

        吾常记少时诗谣:

        翦彩赠相亲,银钗缀凤真。

        双双衔绶鸟,两两度桥人。

        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

        愿君千万岁,无岁不……”逢春。

        写到最后一句话,姜吟玉指尖沁出一丝汗,再也无力支撑下去,笔从指尖滑落,墨汁浸透了宣纸。

        她颤抖纤细的手腕,将信件缓缓递过去,双目盈盈沾泪,无力道:“表嫂,帮我带给皇兄……”

        她双目阖上,犹如弥留之际一般。

        阮莹奔走出去,去唤那老郎中进来。

        姜吟玉俯在草席上,泪水涟涟沾湿了身下的草叶。她喉咙灼烧,被人翻过身来。他们喂了多少药汁,姜吟玉就吐出来多少。

        她耳畔响起了轻音,是那些过往的笑声、少时廊下铁马摇晃发出清脆响声……

        那老郎中的孙子跑进来,“我刚刚在外听到了他们在谈战事,说不好了……”

        阮莹问那孩童:“什么事?”

        姜吟玉虽然听不清,可还是艰难地从他们的交谈声中辨认那一二话语。

        “太子、太子遇难了,北戎人说他们捉到了太子……”

        姜吟玉口中发出了一声呜咽,撕心裂肺疼痛起来。

        夜里寒光耀目,苍穹若白日。

        沙土飞扬,空气里浮动着马匹汗味与血腥气味。

        沙漠边沿一座天然的壁垒后,几匹战马矗立在风沙中,身侧七零八歪几个士兵倒着。

        姜曜浑身浴血,背靠着黄土磐石,仰起头感受夜晚凉凉冷风,血管中燥热的血缓缓停下奔腾,逐渐平息。

        此前结束的一场大战,大昭与北戎为了争夺一个战略要地,耗时旷远。太子亲自披挂上阵,带着一支队伍冲锋陷阵,士兵大大收到鼓舞,奋力拼搏,一鼓作气,击碎了敌军的防线。

        太子这一支队伍,自然而然也成了众矢之的,北戎军队紧追不舍在后追杀,两方人马在塞外狂逐。

        这一场鏖战维持了一天一夜,直到太子带杀出重围,死里逃生,策马扬鞭,在北戎人面前消失不见。

        他们进入了一座沙漠。

        沙漠之中,姜曜靠在黄石上,进来一日后,水囊里水快要用完。

        来时跟着太子的千人队伍,现在也只剩下了不到十人,每一个人都如同强弩,走到了尽头。

        他们躲避在这里,在等外面安营扎寨休息的一小撮北戎人离开。

        星汉灿烂,星辰朗朗照耀,一轮圆月挂于山巅之上。

        姜曜轻轻喘息,迎面风沙吹拂

        他们落单了前后也足足有几日,落在外人眼中,怕要往不好的地方想去。

        太子下落不明,军心必定大乱,他须得尽快回去。

        姜曜勉强动了一下身子,肩侧传来的疼痛,让他轻轻闭上了双目,喉结滚动一下。

        他再次松懈下肩颈,背往后靠了靠,将姜吟玉送给他的那枚香囊拿出来。

        他指尖沾血,垂眸望着里面的护身符,指尖轻轻摩挲。

        也不知她在哪里,到了东边的上郡没有。

        他确实想她了,希望回去之后,就能听到她的消息。

        姜曜的指尖微动,无意间划开那护身符的一角,里面的纸张露了一角出来。他并未在意,只当上面写得是他的生辰八字。

        他修长的指尖勾出纸,看完了她在正面写下了他的生辰,唇角浮起一丝浅淡笑意,又将纸反过来,看到上面的另一句话。

        他神色微定,从平静如水渐渐变得不可思议又归于平淡。

        上面是她亲笔所写:

        吾兄生于四月,生性畏寒。

        愿君千万岁,无岁不逢春。——阿吟。

        姜曜心上经络被牵引了一下,目中平静的眸光如池水被打破,一滴清泪轻轻落下。

        他低下头,深吸了一口气,将那张护身符收好。

        再抬首,万古的长夜在头顶。

        人行于天地之间,方觉一身之渺小。

        天地悠悠,没有什么是亘古不变。

        而他爱她,亘古不变,无论是从芥子须臾,还是到万载千秋。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