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使臣_娇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9章 使臣

第(2/3)页

到,今日再带你来看看。”

        姜吟玉将身子靠在栏杆之上,极目远眺,看那天上山川银河,飘飘荡荡,华光四面八方笼下,照得人间如天上仙境。

        一刻钟后,焰火才慢慢散去。

        柔风吹拂,姜吟玉心房跳跃,她去看姜曜,对他今夜所做的一切表示感谢,说着说着,却见姜曜的眉心皱起。

        姜吟玉转头看去,远处城门之上,一簇火苗亮起,本是星星之火,被风一吹,犹如抖了火苗,火势渐渐大了起来。

        身侧人捂嘴道:“城门失火了?”

        也好在发现的及时,那火势没有蔓延得开,被人很快扑灭。

        是烟火的火星被风吹散,引起的走水。

        被这事一打断,烟火大概也不会再放,高台上众人很快就兴致恹恹,如潮水般退去。

        姜吟玉在高台上立了一会,注意到城门那边围了不少人,车马将道路堵得拥挤。

        紧接着,一队黑点从城门驶入。

        队伍前方,骑马的骑士握着一只旗帜,迎风猎猎飘展,上面绣着奇异古怪的文字。

        姜吟玉瞧了一会,实在辨认不出,问身边人:“那上面写的什么?”

        姜曜看了一会,回道:“是柔兰的文字。”

        “柔兰族的?”姜吟玉问,“他们怎么来长安了?”

        那只队伍离开了城门,往这边走来。

        道路上,人群被赶到两侧,给队伍让路,走在前面引路的是大昭的一个士兵,对其中一个男子毕恭毕敬。

        这位年轻男子被众人簇拥在中央,高高坐在马上,面庞深邃,英俊不凡,气度高深,一身玄袍融入月色之中。

        陪伴在他周围的一圈人,俱是胡人打扮,腰间配着着弯刀。

        那队黑点很快在姜吟玉眼前放大,到达了高台下方。

        恰逢有百姓走下高台,刚好挡住了他们的队伍。胡人面色不快,口中斥责。

        片刻后,闹声从下方传来。

        异族队伍吵吵嚷嚷,与人理论,冲突之中,情绪爆发,出手打伤一平民,这一下,顿时引爆了周遭人的情绪。

        立马另一队大昭的人上前去阻拦,两方推推搡搡,起了争执。

        下面剑拔弩张,眼看就要拔刀相向

        姜曜准备下楼,身后楼梯先传来一阵咚咚的脚步声。

        姜曜和姜吟玉齐齐转头,见吴怀气喘吁吁跑上来。

        “殿下,北凉国的使臣团到了!他们和我们的人马起了一些冲突!”

        姜曜颔首表示知晓,拾级而下,姜吟玉紧随其后,也走下台阶,一边问吴怀:“北凉国?”

        吴怀道:“西边诸多小国,每隔四年来一次的朝贡觐见,今年北凉国是第一个到的。”

        姜吟玉点点头,提着裙裾走下台阶。

        风吹过,衣袂飞扬,素纱飘飞,露出少女的一张侧颜,姜吟玉伸出手,将被吹起的幕离重新放下。

        然而她一抬眼,就撞入一双湛蓝幽深的眸子。

        坐于马上的男子听到动静,朝她所立之处看来。

        少女的珠宝般的眸子,目中光亮盈盈,与他相望,视线若清水相接。

        帘子落下,阻隔了二人对望的视线。

        吴怀在她耳畔提醒道:“这是北凉国的二王子。”

        北凉国,是与大昭接壤的一西域古国,人种多是柔兰人与鲜卑人。虽立于西北,与大昭相邻,两国几十年来,却一直维持着友好的关系,不像其他周边民族,边陲时常产生摩擦。

        北凉国水土丰茂,粮食丰收,男儿们又个个生得魁梧体壮,英武不凡,草原上打下了半壁江山,在西域诸多小族中,算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不能轻易撼动。

        姜吟玉听到北凉国的名号,知晓这是友邻,问吴怀:“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那边北凉国使臣和大昭的百姓起了冲突,两方被太子的便服的侍卫给拦了下来,场面暂时维持住了。

        北凉国使臣口中骂骂咧咧,会汉话的胡人走上前来理论。

        “我们是西边来的客人,受你们大昭的皇帝邀约前来,你们竟敢这样当街就羞辱我们?”

        不怪刚刚百姓就和他们起了冲突,实在是大昭百姓对西域诸族怨恨已久。

        那使臣怒斥:“我们是北凉国来的!”

        这下,人群中骚乱声渐渐小了下去。

        百姓们也知道北凉国,更知道北凉国和大昭关系好,一直是友邦。

        那使臣见周遭对峙的百姓气势弱了下去,冷哼一声,又对姜曜的手下道:“将你们的车马从道上带走,我们要过这条道。”

        便服的手下道:“这道路这么宽敞,你们的车马都不能过?”

        使臣团问:“你们知晓这坐在马上的人是谁吗?是北凉国的二王子!”

        侍卫们也准备亮出身份,才走上前去,被姜曜喊住,“给他们让道。”

        众人被这一道声音吸引,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高台下一道身影走来,男子身形如鹤影,孤高风雅。

        天地间喧闹在这一刻停下。

        使臣团打量着来人,姜曜笑道:“既然是北凉国的王子,那便是大昭的上宾,我等自然是要为让道的。”

        “回来吧。”

        侍卫看一眼使臣团,很快就都退下。

        僵持的场面这才终于缓解了。

        而那时辰团中坐于马上的尊贵的王子,看一眼姜曜,手搭在肩上,做了一个礼节。

        他用标准的汉话道了一声:“多谢。”仿佛并未认出姜曜是谁。

        姜曜颔首应下。

        使臣团车马再次往前走,车轮滚动,而他们中有一汉人,一直盯着姜曜的脸,盯了许久,他面色一变,忽然下马。

        周围的胡人被他这一举动弄得不解。

        那汉人是大昭派去西域的旧臣,在北凉国也有一定的地位,极其受人尊重。

        只见他走到姜曜面前,抱拳行礼道:“见过太子殿下。”

        胡人车队再次停下,个个人脸上露出诧异的神情。

        不止是胡人,“太子”这个名号,犹如一记重锤,敲在众人耳膜上,周围围观的百姓震惊,顿时跪下一片一片。

        “见过太子殿下——”

        北凉国使臣团不明所以,但很快也随之作礼,手搭在自己的肩膀上,做最高的敬礼。

        在这样的场合见到太子,无疑是出人意料的。

        北凉国的二王子弥舒,从马上翻身下来,上前来握住姜曜的手,情绪略显激动,口中操着胡语,过了好一会,才在身边人的提醒下,酝酿好汉话。

        “大昭的太子殿下,我代我父王来长安,向您表示我们最真诚的敬意。”

        姜曜笑着揉揉他肩膀,道:“王子来得这样早?怎么不提前派人来知会一声,好让我们做好准备,今日实在有失远迎。”

        弥舒心情写在脸上,深邃的面庞上浮动笑意,和姜曜一见如故。

        姜吟玉立在高台旁,看着那二人谈笑风生交谈,从高台最后一节台阶上走下。

        有太子的侍卫上来,说带她先离开。

        却听身后有人的声音传来:“这一位姑娘是——”

        说话者是那汉朝的旧臣,他朝姜吟玉身侧走走来道:“臣出使西域有五六年了,朝中有些人已经记不清面貌了,但对公主印象颇深,公主还记得臣吗?”

        这话一出,众人的目光又往姜吟玉身上看来。

        只见得那女子藏于白纱之后,容貌如云隐藏,但仅仅从她的身段来看,便知晓是一个美人。

        姜吟玉自然认出了此人,自己十一二岁时,听说他被派去西域,还请帮自己去河西兰家和外祖捎带几句话。

        然而大街之上,这么多道目光的注视下,姜吟玉不能回应,在侍卫的护送下大步往外走。

        那臣子已经出声,拜道:“见过柔贞公主——”

        周围静默了一瞬,旋即犹如水滴如油锅,沸腾喧闹起来。

        “柔贞公主怎会在此?”

        姜吟玉身子一僵,在四下人纷纷的议论声中,快步往外走。

        正月的第一日,柔贞公主与太子夜间出游,同游长安城,为使臣团人撞见,相传举止亲密,其中情状,莫可言说。

        正月初二,未央宫。

        皇帝大清早下早朝,走进宫殿,盛怒之下,面色阴寒。

        姜吟玉早早就来了宫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