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官学开办_家兄朱由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八章 官学开办

第(3/3)页

凡有百分之一的人能成材,对于大明来说也是好事。

        反观文臣,如果他们一直固步自封,那等滚滚学子参与科举将他们淹没的时候,朱由检也不会生出一丝怜惜。

        “告诉官学司可以统计一下明年北直隶的入学人数,这条规矩可以保持,每年都根据户籍来提前统计后一年的学子人数。”

        朱由检对崔应元提醒了一句,在崔应元应下的同时,他再看了看教室们自我介绍的学子们,随后便转身离开了官学。

        他倒是没有返回齐王府,而是在宣北坊散起了步。

        由于兵马司,刑部衙役的设立,整体上来说,京城的一些弊端正在被更正。

        这些弊端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治安问题,一类是卫生问题。

        治安问题里,占比最大的无非就是盘踞在京城的地痞流氓。

        这些地痞流氓每日不是在外城碰瓷,就是在京城外的道路聚众碰瓷,勒索。

        朱由检特意了解过,百姓对这些流氓有一个专门的称号,叫做“喇唬”。

        喇唬的泛滥成灾,基本是在正统年间,京营质量下降以后。

        至于为什么和京营有关,则是因为流氓团体的主力基本上是军户、匠户和卫所兵。

        这些人仗着背靠京营而横行京里,平日里除了和百姓索要面粉、衣物等生活必需品外,还有酒、糖等非必需品。

        一开始这群人还用苦肉计,说自己家里人葬身边关战事,无奈只能乞讨。

        到了后来,这群人在朱祁镇复位后,便干脆仗着自己的身份直接强抢。

        当然,也不是所有卫所军户都是地痞流氓,他们更多是兼职做些小生意小买卖,有卖面的、卖糖的、卖包儿烧饼的。

        至于京城匠户也兼做小生意,开个小酒店等。

        这些人基本都是在景泰、成化等社会经济上升时期,在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下夹缝求生的一群人。

        因此,当朱由检废除军户和匠户制度后,他们便可以以民户来正大光明的做生意和买卖了。

        至于他们之中的一些地痞流氓,则是被兵马司的衙役抓捕,尽数送往了燕山山脉之中的水泥场从事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劳动改造。

        没了这群地痞流氓,京城的治安问题瞬间落实,诸如眼下的南城,曾经是唯一外城,也是最混乱地带的区域,眼下却十分安全太平。

        朱由检走在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谈笑风生,路边摊铺的一些商贩也勤恳本分的坐着生意。

        朱由检在路过一条长街时,特别注意到了一些衙役会上门一些商铺,心里升起不好预感的同时也对崔应元询问道;

        “临街商铺小贩,眼下户部是按照什么规矩在管理他们?”

        朱由检的询问把崔应元问住了,他只能转身叫来了一个专门监视户部官员的锦衣卫千户来询问。

        对于户部的管理,这名千户还算熟悉,因此在听到问题后便连忙解释道:

        “户部将他们分为流动商贩,固定摊贩和固定商铺,流动商贩需要向衙门每月缴纳五十文流动税,领取商牌才能行商。”

        “固定摊贩的话,则是每月需要交二百文的摊位税才能领取商牌。”

        “固定商铺则是按照生意种类,一般来说米麦粮铺都是每个月缴纳一两现银,金银首饰等店铺则是二两现银,其余商铺各不相同。”

        “这些杂税,基本归纳为城商税,而宛平和大兴两个县衙,每年能在京城收取十二三万两城商税,北直隶能收取二十万两不到的城商税。”

        锦衣卫千户老实交代,而朱由检闻言则是皱眉道:“其他各省呢?”

        “这……”锦衣卫千户犹豫了一下,随后才道:

        “户部虽然这么制定,但两京十九省去年对于此税总计征收不足一百二十万两,其中北直隶和南直隶便上交了三十几万两。”

        “哼!”听到这话,朱由检冷哼一声,显然是对各省的消极态度十分不满。

        这税到底征没征收是一个问题,又或者是下面的人中饱私囊也是一个问题。

        不过说到底还是朝廷没有重视,另外就是朝廷的掌控速度让地方有恃无恐。

        北直隶人口不过是南直隶的四分之一,而且城镇化也远远不如南直隶,却交了比南直隶更多城商税。

        在朱由检看来,仅仅南直隶一地,就能收取近百万两,更别提浙江和江西这些人口大省了。

        如果朝廷能在十天内从北方调兵抵达江南,那江南还敢这样阳奉阴违,那才是找死。

        总的来说还是掌控力度不行,尽管五军都督府在地方驻军,但人数毕竟太少,起不到什么战略性的威慑作用。

        不过等铁路通车,朱由检就能让江南的商贾士绅和官员们活在压抑之中。

        “京中衙役,有没有仗势欺民,勒索钱财的现象……”

        朱由检瞥了一眼从金铺里笑呵呵走出的两名衙役,头也不回的询问崔应元。

        “这……”崔应元有些头疼,尽管他知道这么说会得罪兵马司和刑部,还有地方县衙,但他也知道朱由检对他很不满意。

        陆文昭十年里被朱由检骂四次,而崔应元十年被陆文昭最少骂了四百次,他清楚眼下陆文昭的地位都有些不保,更别提他了。

        因此,即便知道这么说要得罪人,但他还是得说:

        “小拿小取的现象自然是有的,这不止是京城,各地的衙役都有这种这种情况,兵马司倒是很少,毕竟他们基本只在主路和城墙巡逻……”

        “小拿小取?”朱由检带着质问的语气开口,随后不等崔应元回答便嘲弄道:

        “水滴石穿,日复一日的小拿小取,每日即便只拿取数文,一年下来却也能凑出十数两。”

        “这十数两,恐怕是他们俸禄的快两倍了吧?”

        “家主明鉴……”崔应元低着头应下,而朱由检瞥了一眼他,干脆说道:

        “你的人不是吃干饭的,朝廷每年花上百万两养南镇抚司,你若是不能拿出有价值的消息回报朝廷,那万岁会怎么想?”

        “是……”崔应元汗流浃背,连忙点头:

        “卑职即日起就加大对各地的盘查,将这群害群之马绳之于法!”

        崔应元卑躬屈膝的回应,而朱由检只是瞥了一眼他,随后便转身继续闲逛了起来。

        顾不及擦汗,崔应元便连忙跟了上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