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天灾人祸_家兄朱由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九十四章 天灾人祸

第(3/3)页

冷风也变的亲近起来,无时无刻都盼望着云与风的到来。

        “来了!来了!”

        “天黑下来了!”

        “老天爷快点下场雨吧!我求求您老人家了!”

        乌云来了,冷风来了,田间的百姓跪下磕头,期间老天降下一场大雨,即便把头发和脸磕上了泥土,却总也没有见到大雨滂泼的身景……

        他们如“痴了”一般的抬头眺望天空,而与他们一样的百姓足足有数千万之多。

        每个省、每个府、每个州、每个县、每个村镇……

        所有在田间忙活的百姓都期望老天能降下一场大雨。

        然而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们的希望也像庄稼的叶子一样在一天一天的等待中慢慢变黄,他们所期盼的大雨一直到五月也没有到来。

        不仅如此,时间进入五月后,旱情进一步蔓延,整个北方再也没有一处土地能够幸免于难。

        水田干裂,河床干涸,树木枯死,庄稼化作齑粉,百姓饿得消瘦。

        到了这个时候,谁都知道,今年已经不可能从地里种出粮食了。

        于是,在官方迁移的最后一个月里,遭遇旱情的各省百姓纷纷开始了自己的“自救”之路。

        他们的自救便是拿上迁移令牌,坐上前往安西、北庭的火车。

        如今的火车依旧修到了沙州,只要他们抵达沙州,便可以跟随队伍前往安西的尹州府(哈密),继而一路经历绿洲安家。

        百姓的日子有多苦,作为这一政策的制定者,朱慈燃无比了解。

        他来到了京城西站的火车站,在这里到处充斥着对他的漫骂,显然他们都认为如果不是朱慈燃将迁移时间定在六月结束,那他们都不会这么赶。

        面对这些漫骂,朱慈燃没有说什么,只是走出火车站,回到北京西城,在一处酒楼停下了脚步。

        “进去吃吃饭吧……”

        朱慈燃带着堵胤锡、刘顺、张修三人走进了酒楼。

        这家酒楼是朱慈燃以前常来的地方,曾经的这里不说桌桌满客,但好歹也能坐满一楼的位置。

        可眼下,不仅二楼只有一两桌客人,便是一楼都只有三桌客人。

        朱慈燃等人一坐下,那掌柜的就面露难色拿着菜单走了过来。

        “张小爷,这物价涨了,我们的菜价也跟着涨了,您看看……”

        掌柜的递过来了一份菜单,上面书写着各类菜品,但价格都涨了两到三成不等。

        “还是原来那几个菜吧,没事……”

        朱慈燃勉强挤出笑意将菜单递了回去,掌柜闻言总算松了一口气,连忙笑着点头应下,随后让人去准备。

        朱慈燃爱吃的四个菜分别是西红柿炒鸡蛋,炒马铃薯块和五味蒸鸡,元汁羊骨汤。

        四个菜加上四碗米饭,便是他们四人的午餐。

        兴许是刚去了火车站,见到了百姓们的惨状,总之朱慈燃一行人没怎么说话。

        直到结账时,看到那份一百三十二文的账单,朱慈燃才叹了一口气。

        “额……这米价涨了,您也知道,所以米饭的价格也跟着涨了点,您要是觉得不舒服,我给您抹个零,一百三十文如何?”

        掌柜生怕得罪了自己的这位老主顾,但朱慈燃却摇了摇头,让刘顺给了银子,说了句下次还来后便离开了。

        他们四人坐上了回宫的马车,而一上车,朱慈燃便说道:

        “以往吃这样的饭菜,你我四人顶多花一百文,眼下却涨了三成。”

        “你们说,是我定下的国策有问题,还是真的因为天灾的问题?”

        朱慈燃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做错了?或许自己叔父的迁移政策才更适合大明的国情。

        然而他一开口,堵胤锡就摇头否认道:

        “殿下做的没有错,天灾是我们无法抵挡的,今岁之难难在天灾,而非殿下之错。”

        “若说真的有错,便是殿下没能提前一年实施此政,迁移更多百姓。”

        “自去岁算起,国朝迁移近四百万人前往各地,至眼下安西、北庭便已经有了三十余万百姓,单于也有百姓三十余万,各省更是多出更多。”

        堵胤锡顿了顿,吸了一口气后又继续说道:

        “这四百万人迁移出去,中原之地便少了四百万份口粮。”

        “如果没有今岁的大旱,百姓们都能过一个肥年,因此殿下何错之有?”

        “依下官之见,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将终止迁移的事件推后到年末,但却不能直接说,而是应该以旱情为借口来表示宽限时日,让百姓能移民躲避灾害。”

        “若是国朝今年还能向北方、南方迁移和去年一样多的百姓数量,那国朝的南北疆域都将巩固,剩下的便只有安西二省了。”

        堵胤锡能说出这样的话,足以可见大明人口迁移的规模到底有多大。

        依托铁路,轮船、海运木帆船,一年半的时间便迁移四百余万人,这放在任何时代都值得载入史册。

        在堵胤锡看来,这应该是功绩,因为这四百余万百姓的离去,给留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留下了近六千万亩无主耕地。

        这些耕地会在灾后被地方官府发给百姓,留下来的百姓将会过上曾经四川、云南百姓的好日子。

        堵胤锡的话开导了朱慈燃,对此他也深吸了一口气:

        “或许你说的对,我既然执掌朝政,替父亲和齐王叔监国,那就不能够妇人之仁。”

        “只要我知道这件事对百姓来说是好事就足够……”

        他恢复了以往的从容不迫,抬起头坚毅的对刘顺等人下令道:

        “回宫之后告诉迁移司、吏部、兵部、户部和礼部……”

        “因天降大旱,千万百姓无家可归,无地可耕,迁移终止一事推迟到天启二十一年正旦节前。”

        “期间百姓迁移所需钱粮费用,均由官府负责,各地若敢有盘剥百姓口粮者,阖家而捕,尽诛九族!”

        朱慈燃发了狠,连诛九族这种齐王不常说的话都挂在了嘴边。

        比起齐王,他在面对贪官污吏时显得更为狠辣。

        只是相比较他还在意百姓迁移的时候,百官们的心思却都放在了那些不肯迁移的士绅豪强身上……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