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阅卷_明朝败家子无错字完整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章:阅卷

第(3/3)页

治皇帝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云贵的叛乱,对于朝廷而言,虽是麻烦,却也并不致命。

  而致命之处就在于,贵州的叛乱需要弹压的同时,却因为冬季的漫长,以及各处的河水泛滥以及干旱所导致的粮食减产一同爆发,最终拖垮了朝廷的财政。

  弘治皇帝倒是又把话题转到了正事上,道:“好好阅卷吧,倒要看看,这贡生之中,是否当真有经世之才。”

  刘健等人也不禁振奋起精神,对于晚生后辈,他们也有着极大的兴趣。

  更何况,陛下提及到了云贵的叛乱,也令他们心里沉甸甸的。

  君忧臣辱啊。

  暖阁里安静了下来,一封封的策论,由君臣们交叉的检阅。

  不过……这些卷子,大多并不出奇。

  其实这也难怪,虽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可实际上呢,绝大多数读书人中的佼佼者们,却将自己的半生都放在了八股上,毕竟,只有八股作的好,才有机会一路过关斩将,策论,这是殿试的事,其实太过遥远了。

  相比于会试时的八股文,这策论的答卷,许多的答案都是惨不忍睹,这些贡生,其实无一不是优秀的读书人,可因为思维的局限,平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着圣贤书,所以除了卖弄文采之外,里头的策问,多是假大空占了多数。

  因而,大家各自看了十几篇策问,就有些提不起兴趣了。

  其实历来的策问,大多都是如此,弘治皇帝曾对此也不满意,不过却也知道,朝廷八股取士,导致这样的后果,本就是理所当然,所以他虽觉得有不妥之处,却也没有深究。

  且不说这是祖宗之法,而是八股取士,自然也有八股取士的用意。

  只是这些文章,看得实在是乏味,大多数人是侃侃而谈、指点江山,却连贵州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实情都不了解,就更遑论用兵了。

  还有人,直接站在高处,居然从这平叛讲到了之所以有叛乱,是因为朝廷吏事的问题,接着就围绕着吏事,大发一番感慨。

  弘治皇帝看到这里,真真有点懵逼,这……过份了啊。

  却在这时,另一边的刘健处,传出了一个略显讶异的声音:“咦……”

  在这乏味的暖阁里,一个发出惊奇的声音,足以让所有人打起一些精神。

  众人便不约而同地看向了刘健。

  刘健笑了笑道:“这里有一篇文章,倒是有几分意思,此人对马政,竟看得甚是透彻。”

  弘治皇帝眼眸一抬,忍不住问道:“不知是谁?”

  殿试的答卷,是没有糊名必要的。

  刘健光顾着看文章,倒是没有注意考生的姓名,听弘治皇帝如此问,直接将卷子交给了一旁的宦官:“陛下请看便是。”

  那宦官小心翼翼地将文章转呈弘治皇帝,弘治皇帝先看名字,赫然,这卷首处,写着‘浙江绍兴府’贡生王守仁的名字。

  王守仁……

  “王守仁……是王卿家之子?”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