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芜湖_小阁老最新章节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七章 芜湖

第(3/3)页

现突破,是更现实,更具操作性,自然也更容易的目标。

  好吧,这也很难。这年代除大明外的几大帝国,也基本就两千万左右的人口。佛郎机、英格兰更是只有几百万人。

  要带领两千万人走入新时代,怎么也不能说容易。

  但相对容易些总没错……

  他觉得自己这辈子能把这一件事办成,就已经牛伯夷上天了。

  ~~

  赵昊为什么把芜湖看的这么重。

  首先,它的先天条件太好。

  芜湖位于长江黄金水道,南有青弋江、水阳江、清水河在此汇集入长江,北有裕溪河连接巢湖。是湖广与江南、皖南与江淮的交汇之地,天然就是勾连南北、交通东西的水上交通枢纽。

  这让它成为天下四大米市之首。青弋江沿岸樯桅如林,商户密布,天下贩往江南、皖南、江淮的大米,大都由此发运。

  除了粮贸中心外,芜湖还是大明的炼钢中心。素有‘铁到芜湖自成钢’之说。

  大明鼎鼎有名的‘苏钢’,其实并不产自苏州,而是芜湖所产。

  更准确的说,芜钢工艺本始于苏州。但从几十年前,由于苏州缺乏炼钢所需的铁、煤等原料,以及雇工成本上升等原因,大批冶铁业主和工匠从苏州移至芜湖。

  因为芜湖紧邻繁昌、当涂的铁矿,铜陵、贵池的煤矿,且这些矿产都在长江沿岸、一字排开,运输成本极低。在无可比拟的优势,芜湖遂成为苏钢的实际产地。

  并且,这里还是大明的浆染中心,素有‘织造尚苏松、浆染尚芜湖’之说。

  芜湖的浆染业独步全国,浆染技术和染料生产技术都很先进,所染布帛、丝绸,质量高,颜色鲜、种类多,不易掉色。尤其一些较为特殊的染色,如‘铜绿’、‘银朱’,只有他们能染出来。

  甚至苏州所产的丝绸、松江所产的棉布,很多都会通过芜申运河送到芜湖来,经这里的染坊上色,再贩卖全国,远销海外。

  这两大支柱产业,共同构筑起芜湖大明五大手工业中心之一的地位。

  如此芜湖,赵公子怎能不爱?

  ps.第二更。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